各學院(部):
根據《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淆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4號)精神,我校將組織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淆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的推薦事情,具體部署如下:
一、推薦範圍
學校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均可推薦,包罗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
二、課程類型
(一)線下一流課程。主要指以面授爲主的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爲重點,重塑課程內容,創新教學要领,打破課堂沈默狀態,煥發課堂生機活力,較好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作用。
(二)線上線下混淆式一流課程。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適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革新,部署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淆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淆式“金課”。鼎力大举倡導基于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應用的線上線下混淆式優質課程申報。
(三)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爲目標,通過“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建設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課程應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實訓課程,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定的實踐基地,學生70%以上學時深入基層,保證課程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
三、质料提交
各單位于2019年12月10日前將《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書》(质料詳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淆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4號)附件)紙質质料一式七份及其電子版、課堂實錄視頻质料統一報至教學科。說課視頻暫不提交,接纳現場10分鍾說課形式答辯,說課內容包罗教學理念、課程設計、課程實施、革新成效等,答辯具體部署另行通知。學校擬推薦課程的說課視頻由學校統一部署錄制。
四、申報說明
1.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已作爲2019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現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現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候選課程的,其課程負責人及團隊主要成員不再參加此次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國家級線上線下混淆式一流課程和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三類課程的推薦。
2.每門課程根據已開設兩學期的實際情況,只能從“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淆式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中選擇一類進行申報。
3.課程須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革新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並承諾入選後將持續改進。切合相關類型課程基本形態和特殊要求的同時,在以下多個方面(教學理念先進、課程教學團隊教學结果顯著性、課程目標有效支撐培養目標達成、課程教學設計科學合理、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教學組織與實施突出學生中心职位、課程治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具備實質性創新,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4.申報課程名稱、授課教師(含課程負責人)須與教務系統中已完成的學期一致,並須截圖上傳教務系統中課程開設信息。
5.相同授課教師、差异選課編碼的同一名稱課程,若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方案相同,教學效果相近,可以合並申報。
6.三類一流課程其他更多說明可參考《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
請各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推薦質量。
联系人:张华 王磊
聯系電話:82191664
教务处
2019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