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爲美。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優秀品質的良好表現。在今年1月22日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鼎力大举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鼎力大举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近日,教育部連續下發了《關于勤儉節約辦教育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通知》和《關于在高等學校開展反對餐桌浪費專項行動的通知》,這是教育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自覺肩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攜手共建節約型校園,同心共築節約型社會!
一、節約每一粒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以“光盤”爲榮,以“剩飯”爲恥,堅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養成“盡量不剩飯,剩飯要打包”的良好習慣。
二、節約每一滴水。水是生命之源。以“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爲榮,以“浪費水源”爲恥,時刻不忘關緊水龍頭,天天洗涮切忌過量用水。隨身帶走未飲用完的瓶裝礦泉水,減少浪費。
三、節約每一度電。電是文明之光。以“節約用電、合理用電”爲榮,以“浪費電力”爲恥,在每次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寢室或晚上就寢前,勿忘關燈和關閉各種不用的電器,用自然光時,就讓燈管“休眠”,創低碳校園,從節電開始。
四、節約每一張紙。滴水是金,片紙是銀。以“節約用紙、合理用紙”爲榮,以“浪費紙張”爲恥,能雙面印刷,就不單面印刷;能用網絡傳輸,就少用紙質寄送;能借閱書籍,就不再新印;能一紙多用、循環利用,就不再多費一張紙;能自帶水杯、碗筷,就不用一次性物品。
五、節約每一分錢。無論國家財富、校園財産,還是家庭積蓄,每一分錢、每一件物品都凝聚著辛勞和汗水。以“艱苦樸素、合理消費”爲榮,以“奢侈鋪張、虛榮炫耀”爲恥,用好每一分錢。
同学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勤俭节约,细水长流。节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培育“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节约型校園文化,逐渐形成节约庆幸的民俗,应该从点滴做起,将这些小事坚持到底养成习惯,形成民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让我们东林学子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配合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
共青團東北林業大學委員會
PP电子大学學生會
?2013年3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