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鑄就高尚師德牢記教師使命

日期:2009-12-15 點擊數: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智慧的啓迪者,更是道德、行爲規範的示範者和精神人格的影響者。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告誡他的學生說,“一定要把靈魂教育托付給那些擁有美德和真理的教師”。新時期的教師,師德的標准也相應變得更高。在要求教師達到規範量化的考核標准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師德才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更好履行教師的使命,培養出切合社會需要的科研人才,生命科學學院近日在逸夫樓608會議室舉辦了教師師德培訓講座。講座分別邀請了人文學院周玉華教授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文斌講授。

崇德敬業,做及格教師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人文學院周玉華教授的講座題目。周玉華教授結合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經曆,爲學院老師講述了“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的執教理念。作爲一名教師,思想道品德爲和接人待物的方式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真正爲人師表,用愛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鑄就高尚師德。通常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

周玉華教授還就怎樣教好書、怎樣講好每一堂課與青年教師交流了教學心得: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爲學生的成才負責,把每一堂課都當成新課來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辛勤勞動。

她在講授過程中引用多個親身經曆的事例,告誡青年教師,作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具有無私奉獻精神。既然成爲光榮的人民教師,就要不負人民的重托,就要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並願意爲之奉獻所有。

與時俱進,塑教師靈魂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給教師發展提出新的課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文斌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與青年教師共勉”爲題目給老師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陳書記就新時期對教育發展的挑戰進行了簡要分析。結合自己三十余年的教學和行政治理事情中所取得的經驗,對在新時期師德培養提出了四個理念,即“用前瞻的眼光審視教育,樹立高尚理念;用科學的要领謀劃教學,樹立質量理念;用熾熱的情感對待育人,樹立責任理念;用和諧的思想帶動團隊,樹立創新理念”。陳書記還強調了在育人過程中要“關注綜合效應,注重光相助用”,爲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以及教學與科研事情中構建和諧團隊的重要性。陳書記特別指出了新時期師德培養與培養社會及格接班人的關系,教師要“關注功效實現,注重塑造産品”。陳書記的講授讓青年教師明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和內涵,爲青年教師指出了教學和科研的努力偏向。

社會轉型時期,在受到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商業化傾向日益明顯的今天,兩次師德培訓講座讓青年教師充实深刻地感受到老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與高瞻遠矚,堅定了青年教師的職業信念,樹立了教師個人職業發展的信心。據參加講座的青年教師介紹,通過師德培訓講座,充实體會到了教師的高尚使命與責任,激勵我們全身心投入去做好教師事情。

本次兩場講座作爲教師素質培訓的重要內容,获得了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明確考核量化標准的同時,越发注重教師素質與責任意識的提高。充实體現了學院黨政領導對人才培養的熱切關注,對學院發展的高瞻遠矚。

此外,生命科学学院赵敏教授向教师们讲述了如何将教学与科研事情中的压力转换成兴趣,从而克服急躁,缔造宽松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李玉花教授从科學研究与科研立项问题的角度就如何确立和计划自己的研究偏向、如何申请研究项目、如何写好立项申请书及项目答辩等内容向青年教师作了深入细致的指导。对青年教师的职业计划与生长起到了指导作用。(王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