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深圳大學社會事情系主任易松國教授來我校作社工實務講座

日期:2013-07-18 點擊數:

7月12日至16日,深圳大學法學院社會事情系教授、深圳市社會事情者協會副會長、深圳市鵬星社會事情服務社理事長易松國來我校爲社會事情專業師生進行了社工學術與實務的講座和培訓。爲期5天的交流圍繞我國社會事情教育與實務的現狀、深圳社會事情的創新舉措、社會事情者的培養、社會事情職業化發展等多方面內容展開,使我專業師生獲得了大量前沿信息,對我校社會事情的教育、實務以及社工畢業生就業等多方面産生了積極影響。

易老師首先介紹了深圳社會事情的發展情況,他說,自2006年黨中央提出要建設一支弘大的社會事情人才隊伍之後,民政部在深圳市召開了全國民政系統社會事情人才推進會。民政部希望深圳市擔負起創新社會事情的重任,把社會事情作爲深圳社會發展的創新點。2007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于加強社會事情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事情發展的意見》和七個政策性配套文件(簡稱“1+7”文件),對社工的崗位設置、職業水平評價、教育培訓、薪酬待遇、財政支持、社工機構、社工與義工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範,成爲了深圳市社會事情試點的重要制度保障。從2007年開始,深圳社會事情凭据“政府購買,民間運作;崗位起步,項目跟進”的模式開始了職業社工的發展。

易老師坦言,爲了配合政府的社會事情試點,推動社會事情專業化和職業化,探索本土化的社會事情理論與要领,將課堂教學與本土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他以個人完全注資的形式創辦了國內首家民間社會事情專業服務機構——深圳市鵬星社會事情服務社。自2007年7月服務社建设至今,鵬星已發展成爲深圳市最有影響、規模最大的專業社工服務機構,並帶動了當地乃至全國多地社工機構的誕生。

隨後,易老師著重分析了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社會事情者。他認爲,社工首先要保有專業自信,要以社工爲榮,因爲目前的社工與教師、醫生一樣,都屬于專業技術人才,是國家正在努力推進的一支專門化人才隊伍,而且社工的待遇、职位也在穩步提高,正在成爲一份令人尊敬的職業。然後,他說,一名專業的社會事情者要掌握、堅守三個層面的內容:價值、理論與實務。他尤其強調價值對社工的重要性,認爲助人、服務、正義這些價值是社工的靈魂,缺乏價值觀念的支撐是不行能真正投入到社工職業事情中去的。這就要求社會事情教育從一開始注重價值的引導,但價值引導不是靠書本內容的灌輸就能實現的,關鍵是在專業實習、實務事情中培養,所以,他認爲如果有可能,應盡量部署社工學生到專業化的社工機構開展實習,好比到深圳的各個社工服務社,以及香港社工服務機構等。易老師認爲,在“深圳模式”中,香港督導的“幫扶”是一大特色和優勢,在社工學生尚未步入正式事情的學習過程中,督導就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價值、鍛煉要领。這樣的實習經曆既專業、又規範,對學生的專業成長意義重大。

最後,易老師介紹了深圳及其他地方社會事情職業化發展的情況。他說,現在深圳的社工服務機構已達200多家,每年的社工畢業生缺口很是大,以至当地高校社工的就業率近幾年都名列前茅,其他地方如廣州、東莞、順德、珠海等地也都如雨後春筍般建设了衆多社工機構,這些民間服務機構的創立有效推動了社工的職業化進程。當然,易老師也談到了他對目前社工人才的一些看法,針對媒體報道的社工人才流失率嚴重的新聞,他認爲,應該客觀看待這一現象。首先,准確地說,不應該說是流失,而應該是社工人才的流動,尤其是早期成長起來的一批優秀社工,現在均已到項目主任、初級督導的級別,他們被各個地方以高薪挖走,成爲了其他地方發展社工的中堅力量,其實是有利于全國社工發展的。所以,行業流動率高並纷歧定是壞事。许多學生最初選擇深圳就業,但由于近年來廣州、佛山、東莞甚至內地其他都市的社工行業也在高速發展中,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內地有些都市現在招聘一個社工服務中心的主任,工資開得比深圳還高,個別有能力的學生選擇回老家就業,發展當地的社工行業自然是一件好事。

我校社工專業自2010年在深圳鵬星社工服務社建设實習基地以來,近幾年陸續選派了部门教師和學生到鵬星開展實習培訓事情,迄今爲止已有20余人到鵬星及深圳其他社工機構就業。另外,在易老師的指導下,我校社會事情專業前不久剛剛注冊建设了“哈爾濱市香坊區林大社工服務中心”,成爲香坊區首家民間社會事情服務機構,目前我機構正在積極與香坊區民政局、政法委等多部門商討開展具體的社會事情實務活動,我們相信,該組織的建设會對我校社會事情專業的發展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