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東北林業大學7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生命科學學院舉辦學術報告

日期:2022-05-10 點擊數:

爲迎接建校70周年華誕,學校組織“攀·學術岑岭”系列學術活動,旨在總結學術成就,活躍學術氛圍,彰顯學者風采,激發創新熱情,奏響學術強校最強音。

報告題目:光激發半導體與細菌代謝的微妙關系:毒性還是同化動力?

报 告 人:赵敏教授

報告時間:2022年5月12日(周四)下午14:00—15:30

所在:腾讯聚会会议741 438 271

微生物漫衍廣泛,代謝類型多樣,除常見的化能異養、光能自養營養方式,還存在化能自養、光能異養等獨特的代謝類型。微生物代謝類型的多樣性爲其對環境的適應及生命的擴展帶來無限可能。近年來研究發現,微生物存在著一種獨特的代謝類型,即部门細菌可直接利用半導體光激發所産生的電子生成ATP和還原力,從而促進細菌的各類合成代謝,這種間接利用光能的方式被稱爲微生物的第五種代謝方式。

目前,多種“微生物—半導體”雜化系統已經建设,在各個雜化系統的背後其實是半導體與微生物之間的微妙關系。一方面,半導體經光激發所産生的光生電子可以被細菌利用,從而促進細菌生長、産氫、産甲烷、産PHB等一系列反應;另一方面,半導體多含重金屬,其對細菌具有迫害作用。此外,半導體經光激發後會産生氧化空穴,對微生物細胞造成嚴重氧化損傷。因此,光激發半導體對細菌的生長代謝到底是偏利還是偏害?是否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維持半導體和細菌之間的微妙平衡?歡迎各人參加生命科學學院趙敏教授爲我們帶來的學術報告“光激發半導體與細菌代謝的微妙關系:毒性還是同化動力?”

歡迎列位教師、同學積極參加!